渡海之约_竞图者们番外篇第2章历史的场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竞图者们番外篇第2章历史的场域 (第1/3页)

    决定接受前期概念提案的委托後,团队很快收到了更详细的基地资料与初步的G0u通邀请。他们需要亲赴台北,进行现场勘查与初步意见交换。

    飞机降落在桃园国际机场,Sh润微热的空气与熟悉的闽南语、国语交杂的环境,让团队成员们产生一种奇异的亲切与疏离并存的感觉。这片土地,既同文同种,却又因历史的发展而沉淀出独特的氛围。

    国民党方面派来接待的是一位中年党工,姓林,态度客气而谨慎,言谈间滴水不漏。他驱车带领团队前往位於台北市中正区的预定地。车子行经总统府前那条宽阔的凯达格兰大道,其名称象徵对原住民族的尊重。

    基地位置颇具象徵意义,位於一条重要的g道旁,不远处就是该党的现有旧党部,以及一些重要的政府机构与历史建筑。周围街区混合着日据时期遗留的建筑风格、八十年代的公寓大楼以及现代化的商业楼宇,时光在这里层层叠加。

    「这里就是预定地了,」林先生指着一片被围起来、尚未开发的土地,「希望新的党部大楼,能既尊重周边的历史纹理,又能展现本党迈向新世纪的决心。」

    戴继宸沉默地环视四周。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场域,更是一种无形的、充满张力的「历史场域」。这里的一砖一瓦,似乎都浸润着复杂的记忆与政治符码。

    许之微已经开始低声向团队成员介绍周边重要的历史建筑及其背景,从日本殖民时期的官厅建筑,到战後中华民国风格的公共建筑,她的声音带着学者的专注,试图为团队快速建立起对这片土地的时空坐标理解。

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